智慧燈柱惹私隱憂慮 3項功能暫不啓用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7/16 18:02

最後更新: 2019/07/16 19:24

分享:

分享:

政府已在6月底於觀塘、九龍灣及啟德完成安裝50支智慧燈柱。(張永康攝)

政府正在各區安裝約400支多功能智慧燈柱,收集城市數據,惟有網民擔憂燈柱可作監控用途,侵犯市民私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今日(16日)稱,會暫緩啓動3項涉及私隱憂慮的功能,並將設立諮詢委員會,待社會有廣泛共識,才重啓和推展其他功能。

資科辦今日召開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簡介會,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產業發展)黃志光表示,因應市民仍對於智慧燈柱有私隱顧慮,故先暫停啓動燈柱其中3項功能,包括以攝影機協助環保署監察非法傾倒建築廢物黑點、運輸署收集車牌號碼計算不同類別車輛使用道路數量,及藍牙交通探測器。

他又稱,資科辦希望「一步分兩步走」,將在1至2個月內成立諮詢委員會,邀請業界專家、網絡專家及私隱專員加入,就燈柱功能的私隱問題作廣泛諮詢,並徵詢區議會,才會重啟及安裝更多功能。此外,資科辦亦會盡快在「資料一線通」網站上載智慧燈柱資料,包括所有燈柱位置、已安裝的收集數據器材及功能等,讓公眾了解燈柱的用途。

已啟用的50支燈柱中,只有兩支分別位於九龍灣常悅道及啟德承啟道的燈柱,會啟動「交通快拍」功能。黃強調,攝影機只會每兩分鐘拍攝一次相片,並把影像壓縮成低解像度至不能辨認車牌及途人樣貌,上傳到運輸署及資料一線通網站後,相片原檔會隨即刪除,不能復原。

燈柱內設有攝影機,暫只供運輸署用作監察交通情況之用,所得相片會壓縮成低解像度,且不能還原。(張永康攝)

資科辦指,攝影機只會對向及拍攝公眾地方,所有裝有攝影機的燈柱柱身亦已貼上「攝影機運作中」告示,又強調鏡頭並無人臉識別功能,拍攝到的影像不會傳送到收集數據部門以外的第三方作人臉識別用途。

另外,地政總署在柱身安裝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標籤,提供定位服務,有網民擔心能夠讀取新智能身分證內資料。負責開發的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副總監黎振偉解釋,電子標籤沒有通電,當有人以智能裝置拍向標籤,才會被動地提供燈柱位置資料,不會收集數據。